市应急管理局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普法办的指导支持下,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开展应急管理法治宣传,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现就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依法行政,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市应急管理局高度重视普法工作,采取多种措施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一)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采取班子成员宣讲、专家辅导、中心组研讨学习和专题党课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先后开展4次授课宣讲活动,3次邀请市委党校专家作学习辅导。坚持深化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全年局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分别开展第一议题学习36次、252次,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二)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应急管理领域五年规划,明确普法工作的负责领导、组织机构并保障落实普法工作所需经费和人员,制定出台年度普法责任清单。
(三)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辅导暨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到深圳市第一看守所现场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强化遵规守纪的政治担当。
(四)每年组织开展多种主题的法治专题培训,将《宪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列入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能力。2024年我局组织举办了1期专题讲座,邀请法律专家向全体干部职工讲授《民法典》《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全局干部积极参加2024年度学法考试,合格率100%。
二、创新方式方法,多渠道开展应急管理普法
市应急管理局采取主题式普法、精准式普法、警示式普法、讲故事式普法、培训式普法、学习式普法、体验式普法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应急管理法治宣教工作。
(一)主题式普法。围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防灾减灾日”等主题,我局每年举办多场应急管理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向市民群众普及《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应急知识,做到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送教上门”“安全体验进社区”“安全知识进校园”。近年来,我局共举办4万余场应急管理主题宣传活动,开展网络公开课、专家访谈、网络直播等线上活动2万余次,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
(二)精准式普法。结合监管领域特点,以危险化学品、粉尘涉爆、涉氨制冷等企业为重点对象,以上门一对一宣教、线下集中培训等方式开展精准普法活动,普法对象包括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街道办及社区安全管理人员、工业园区安全管理人员等。活动现场设置播放警示视频、典型企业发言、行政处罚案例分析、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解读、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等多个精彩环节,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取得了良好的普法宣传效果。近年来我局共开展近400场普法活动,累计参加人员近4万人,发放法律宣传手册3.5万多份。
(三)警示式普法。一是联合深圳广电集团制作播出《深圳应急时刻》节目,节目由“城市安全哨”“局长说安全”“我是应急人”“学习强安” 四个板块组成,在深圳都市频道晚间黄金时段播出,节目通过多种形式对热点案例涉及到的相关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知识进行生动地解读分析,并进一步延展进行警示科普,普及相关法律法规、传播相关安全知识。目前,共制播12期《深圳应急时刻》节目,累计观众超过926万人次,同时在“深圳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矩阵以及“学习强安”、壹深圳App等平台发布进行二次传播,累计触达超2000万人次。二是开展以案释法,定期通报典型处罚案件。对全市应急管理部门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典型案例进行汇总,定期筛选出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案例在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对外公布。三是制作警示片并发放到企业,通过讲述发生在深圳市的多起因企业未落实主体责任而造成的较大以上事故,以事故责任人现身说法,提醒广大企业主要负责人知法敬法,自觉守法。
(四)讲故事式普法。近年我局联合深圳广电集团制作播出《安全圳少年》儿童青少年安全系列宣教节目、《安全婆婆嘴》以案说法节目,制作《隐秘的角落》《虎头鞋》《未形之患》等主题微电影,通过精心设计编排、生动演绎,将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法律知识融入栏目及剧本情节中,让广大群众在观赏节目的同时轻松获取应急管理法律知识。上述节目及微电影通过深圳电视台播出,同时在“深圳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安”平台中发布,累计观看人数已达数百万人次,在腾讯视频和官方抖音播放量超过2000万。
(五)培训式普法。我局通过全年开展“深安大家谈”网络直播节目,设置答题和奖励环节以及主持人互动环节,提升培训效果和观众参与度,并在“学习强安”平台设置专栏进行宣传推广和直播回放,持续提升安全知识普及程度。“深安大家谈”累计播出62期,观看人次超1329万,单场观看人次最高达156万。为培育应急处置能力,我局构建“应急第一响应人”体系,累计培训10.3万名“应急第一响应人”,参与处置突发事件75起,成功挽救34名市民生命。
(六)学习式普法。我局整合安全文化资源,开发“学习强安”APP并于2020年1月全线上架手机应用市场,致力于打造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各领域宣传、教育、学习、培训一体化平台,公共安全知识多功能图书馆,区应急管理部门自管平台,中小企业培训管理工具。“学习强安”平台开辟安全法规专栏,定期对内容进行核查更新,目前共发布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等403篇,开设法律法规解读类专栏7个,上线课程67节,为市民提供学培考一站式学习渠道。此外,在“深圳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上也开设了在线学习测试栏目、应急普法专栏。
(七)体验式普法。我局统筹推进全市51家各级各类安全教育基地场馆规范化建设,积极利用安全教育基地开展体验式普法,着力打造5分钟应急科普圈。2024年,基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接待参观人数达33万人次,联合市人才联合委员会等多家单位开展培训共36场、安全论坛及讲座10场。联合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打造以海域安全为主题的深圳市安全教育基地拓展馆,进一步促进全周期、全领域安全宣教基础设施发展。创办全国首家应急管理博物馆,2024年12月,获得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同意设立备案批复。2024年11月,深圳应急管理历史展开幕。
三、应急管理普法成效凸显
全市应急管理系统通过持续开展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法治宣教活动,大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推动企业学法懂法,法规主要内容知晓率逐步提高,取得积极成效。我局自2019年成立至今,直接作出的处罚案件均未发生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我局创新开拓应急管理普法新局面,勇当法治建设先行示范区,为国内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经验。《深圳市加强应急管理普法工作的主要做法》被刊登于应急管理部内部刊物《政策研究》,向全国应急管理部门推广介绍“深圳经验”。
在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广东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广东省安全(普法)知识竞赛暨粤港澳安全知识竞赛中,我局组建的深圳市代表队获得广东省选拔赛初赛总分第一、决赛冠军,并代表广东省荣获第十届粤港澳安全知识竞赛企业组冠军及职安健“识货”奖。
在第五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中,深圳代表队三名队员入选广东省代表队,荣获第五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三等奖,受到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普法办公室联合发文表扬。
下一步,我局将加快推进市应急综合救援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打造集安全科普教育、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管理历史博物馆与室外救援训练体验于一体,并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综合性示范基地。深化安全应急知识宣教科普空间建设,进一步提高“应急第一响应人”的覆盖面和知晓面,打造更高质量的5分钟应急管理科普圈,提升应急管理普法工作水平。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标识码:440300008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