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推荐

热点关注

政策推送

繁体
向科技信息化要创新力 监管力 执行力 不断推进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
来源 :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信息提供日期 :2020-11-13

90bdab1e0ae07874a2d0af1a7fd528d.jpg

  2020年11月11日-13日,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深圳市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主办第二十二届高交会应急安全科技展。11月11日上午,市安委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局长王延奎同志在“主论坛:应急安全科技创新高峰论坛”上公开发表讲话,对《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安全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5年)》中的主要任务之一“构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相关政策进行解读。来自应急管理部门、应急安全科技领域企业、协会组织等过百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深圳特区报、凤凰网、搜狐网等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讲话内容(节选)如下: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机构改革以来,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双区”驱动战略,认真落实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和信息化提高应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全面创建深圳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一、深圳市城市安全整体状况

  深圳作为一个快速发展起来的国际化创新型超大城市,陆域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管理人口超过2200万,车辆、建筑、商事主体高度聚集,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城市安全面临极其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深圳市委市政府坚持将城市安全管理与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等中心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大力实施“科技强安”战略,科技信息化支撑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成效初步显现,有力促进了全市城市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强化科技信息化在应急管理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2020年10月,深圳市安全管理委员会印发《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安全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5年)》,明确提出要构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以“一库三中心N系统”为整体框架,统筹推进全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一)“一库”汇聚融合全域数据。“一库”即应急管理大数据库,汇聚融合多个行业领域的信息数据,为实现风险管控动态化、监测预警智能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目前已制订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灾害防治、城市安全领域四类共12项数据标准,对接14个业务系统数据,为26个政府部门提供数据支撑服务。

  (二)“一屏”开展全员教育培训。宣传教育中心依托“学习强安”系统,利用手机终端“一屏式”为主要四类安全相关人群提供五大服务,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一体的宣传教育培训平台。目前注册总人数已超330万,注册企业13.8万,从业人员注册数超过总人数70%。在宣传方面,设计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三大宣传版块共13个资讯栏目,累计发布图文资讯超过11000多篇。在培训教育方面,开设总课程数470门,在线考试人数超过6300万人次。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学习强安”作为开放的宣教平台,鼓励各区各部门、各类企业通过平台开通本行业本领域“强安号”,自主研发课程内容,并组织人员开展学习培训,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三)“一图”全面感知预警风险隐患。监测预警中心从“物”和“环境”的因素入手,对监测数据汇集、统存、关联及共享,通过“一张图”推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安全和应急现场的监测预警。研发监测预警分析模型,基于各类突发事件和事故灾难的要素和逻辑链条,构建风险辨识评估、监测预警阈值以及事故发展趋势预判,目前已初步应用13个相关模型vhi。

  (四)“一体化”联动指挥调度。应急指挥中心从“救”的角度切入,通过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前端末梢”五级连通的智慧化应急指挥体系,实现突发事件应对一体化、扁平化。建设具备值班值守、融合通信、资源调度、协同指挥等功能的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在数据交互层面,实现突发事件值守数据、应急资源数据、现场终端采集数据与指挥调度数据融合共享。在融合通信方面,完成视频会议、手机、单兵等各类终端的互联互通。在应急处置机制配套方面,制定移动指挥部和前线指挥部搭建的相关标准,实现全程调度指挥、可视化移动指挥。

  (五)“N维度”创新应用集成。“N系统”是基于“一库三中心”的各类信息化应用子系统、子模块,立足于将城市公共安全各个领域做穿做透,针对各类风险隐患开展智能化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

  1.建设安全生产领域相关信息化系统。升级完善危化品监测预警系统,在全市加油站、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及生产企业中,针对违规行为和关键点位,实现视频智能识别、自动预警和闭环处置,在大鹏新区试点开展危化品储运动态监测;建设“有限空间作业在线审批及监测预警系统”,研发智能蓝牙锁,结合手机APP在线审批应用端,在作业前对风险进行识别,对作业环境实时监测和预警;研发“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各级各部门信息报送、任务流转、督查巡查等工作效率,统计分析专项整治进度情况,实现动态督导和整治落实。

  2.建设自然灾害领域相关信息化系统。完善“智慧三防”系统,在省厅“智慧三防”框架下,完善移动指挥终端应用、三防一键通APP等移动应用,实现全市街道级分区预警、短时降雨监测和预报数据全员推送。规划“智慧森防”系统,实现对林区自动监控、烟火准确识别、火点精确定位、火情蔓延趋势推演、扑救指挥辅助决策、灾后评估等功能。

  3.拓展建设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综合性系统。以“大应急、大安全”的理念,在坪山区试点建设“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系统,重点关注城市运行中的水、电、油、气、桥梁、隧道等综合性、耦合性风险。设计建设“桥梁结构健康监测”、“边坡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超高层建筑火灾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地铁外界入侵监测预警”等相关系统。

  4.统筹开展全市高风险和重危大工程领域信息化建设。针对重特大事故风险高、高频多发事故发生率比重高的建筑工程领域,推进“建设工程智能监管”、“春风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管控”、“既有房屋安全风险管控”、“建筑废弃物智慧监管”等系统建设和应用。

  (六)“一中心”汇聚人才资源。我局与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共建“联合创新中心”,重点围绕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发展需求,搭建创新研发试验环境,建设集业务应用、成果转化、示范展示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联合创新体系,整合人才和技术资源,培育应急管理产业发展和科技研发的生态圈和产业链,支撑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建设发展。现有华为、平安、航天、清华等22家联创成员单位入驻,其中与华为、平安、航天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三、存在不足和下一步工作方向

  在“科技强安”战略下,科技信息化支撑应急管理工作的成效初步显现,但也存在不足,一是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统与分不协调、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不统一,存在信息孤岛与数据烟囱现象;二是监测预警方面,业务流与信息流融合不充分,有待形成闭环机制,提高智能化水平;三是宣传教育培训方面,具体形式较单一,产品不够丰富,培训和考试形式仍较单一;四是大数据库建设方面,存在数据汇集难度大,数据质量不够高和数据价值挖掘不足问题,数据服务支撑能力需进一步加强。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全面贯彻落实《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安全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5年)》相关要求,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构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

  (一)深入推进新技术创新应用。一是加强5G技术应用,开展基于5G的城市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森林火险火情监测预警应用,推进“5G+智慧应急”;二是加强大数据技术应用,重点做好数据治理、数据服务等基础工作,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危化品监管、森林防火、数字化预案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提高态势研判能力;三是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结合危化品监管等领域,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应急领域先行先试;四是推动智能化研发,基于在建在用的各类信息化系统,探索智能化模型研究,推动安全生产监管、风险监测预警等关键业务的智能化应用。

  (二)深入推进先进适用装备技术应用。一是聚焦监测和预警、灾情信息获取、特殊环境应急指挥通信、特种行业应急保障、专业抢险救援等重点领域,提高应急装备的智能化、轻型化、标准化水平;二是根据深圳市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特点,针对市政管网、超高层建筑、农民房建筑群等城市应急场景,以及“山边、河边、海边”等自然场景,推动开展应急救援急需急用的关键技术装备综合创新应用和研发;三是按照“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要求,遴选一批适配适用的先进装备,提升专业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水平;四是鼓励院校、研究机构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参与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的研发工作,提高基础创新能力。

  谢谢大家!

转载来源:
转载链接:
转载时间: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标识码:4403000081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3002号

粤ICP备19041158号-1

网站支持IPv6

联系方式:

举报投诉热线(邮箱): 12350;12350yjjb@sz.gov.cn
事故接报电话: 0755-88100100
咨询电话: 0755-88101175
考核发证查询电话: 0755-23481891
深圳市福田区福中路市民中心C区5楼
政务邮箱: yjglj@sz.gov.cn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