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推荐

热点关注

政策推送

繁体
在提升韧性中守护城市安然
来源 :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信息提供日期 :2023-07-07

  10日傍晚,南京出现强对流天气,造成部分路段出现树木断枝倒伏、低洼区域积水等情况。交警、城管、园林等部门第一时间响应,近7000人持续作战,顶风冒雨排除险情,将恶劣天气对市民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

  消险工作顺利,一个重要原因是未雨绸缪。10日上午发出气象预警之后,相关部门就迅速行动起来,排查安全隐患、提醒市民防范,并提前打开道路两侧的雨水箅子、安排防汛值班人员等。防患未然、多措并举做好应急准备,“临战”迅速反应、勇敢担当,体现了这座城市的综合治理能力,彰显了南京在极端天气面前的安全韧性。

  发展和安全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南京作为省会城市、特大城市,必须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前不久,市委主要领导专题调研城市安全韧性建设工作时强调,城市安全须臾不能放松,短板漏洞一日不补,安全基础就一日不牢。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聚焦特大城市运行中的安全韧性问题,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在源头治理、标本兼治上狠下功夫,不断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

  检验城市的安全韧性,通俗来说,就是看它的“抗击打”能力强不强。特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根据“木桶理论”,提升城市的“抗击打”系数,必须从城市安全治理最基础的环节抓起,从最明显的短板补起,从最突出的问题防起,不断夯实城市安全运行的底板。具体而言,是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提高市政设施安全水平、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加强应急处突能力建设,实现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并举。其中,“人”是关键性的因素,是让城市肌体得以高效发挥韧性的“血液”。这次南京各级各部门采取坚决果断措施,沉着应对强对流天气,全力化解风险隐患,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有理由相信,面对各类安全风险挑战,只要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广大群众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守护城市安然、生活安宁。

  城市安全韧性建设的目的,不仅是使城市肌体更强壮,也要让城市更聪明。近年来,南京围绕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断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快建设安全发展型城市。2021年,南京入选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开发“城市风险多变量预警分析模型”;去年试点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管线等基础设施运行开展综合监管和智慧监测,针对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重点场景逐一进行攻坚突破。今年汛期前,除了积淹水点工程改造、城市干支管清疏等“必修课”之外,我市还试点建设“城市排水达标区数字孪生平台”,建成后可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必将更好地维护城市安全有序运转和人民生命健康、财产安全,让每个人都能在城市幸福地栖居。

  来源:南京日报

相关链接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标识码:4403000081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3002号

粤ICP备19041158号-1

网站支持IPv6

联系方式:

举报投诉热线(邮箱): 12350;12350yjjb@sz.gov.cn
机关纪委监督举报电话(邮箱): 0755-88100363;yjjrsc@sz.gov.cn
咨询及事故接报应急热线: 0755-83071111
考核发证查询电话: 0755-23481891
深圳市福田区福中路市民中心C区5楼
政务邮箱: yjglj@sz.gov.cn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