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3日是第31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根据国家减灾办和省减灾办的统一工作部署,从10月上旬开始,市减灾办、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展“国际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旨在进一步唤起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努力打造全国安全示范城市。
结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这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采取线上线下联动形式开展,严控线下活动规模,注重活动效果。线上方面,自10月13日起,市应急管理局、市安全研究院在“学习强安”平台,面向全体用户开展“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主题宣传活动,近50万人参与了活动。线下方面,以社区为主阵地,着力提升基层应急处置能力,打通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10月17日,市应急管理局在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镇红源村,组织当地村民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从灾前会商研判、灾害预警、转移群众、灾中信息报告、解救被困人员,到灾后医疗救护、生活救助等,全链条、全流程模拟台风、暴雨灾害应急处置。当天下午,市应急管理局还在小漠镇旺渔村举办公众科普宣传现场活动,用台风体验仓、地震体验仓、消防安全屋等体验设备,生动再现灾难灾害场景,以“玩”的方式让居民及中小学生感受灾害,提高防灾意识。
国际减灾日期间,全市各区同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氛围。例如,福田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市减灾救灾联合会,突出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在沙头街道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罗湖区应急管理局结合安全宣传,于10月16日在笋岗街道笋西社区嘉宝田花园广场举办2020年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启动仪式,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一起抓。宝安区应急管理局于10月12日在壹方城龙广场集中开展宣传活动,用“宣传咨询+知识讲座+趣味体验”的方式科普减灾知识。南山区应急管理局在南山区安全体验馆打造灾害体验专区,在前海社区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演练。龙岗区应急管理局于10月10日至13日,在公园、文化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摆摊设点”,专题开展防灾减灾宣传。龙华区应急管理局于10月10日至16日,在樟坑径、君子布等社区举办应急知识技能培训,在阳台山公园大浪文化广场举办“大型户外应急知识技能宣教活动”。大鹏新区应急管理局于10月13日在社区举办宣传咨询活动,以趣味活动引导市民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为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自救互救能力,9月4日,市应急管理局借鉴日本东京、韩国首尔和北京等城市的经验做法,参照北京市2014年发布的《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针对深圳市台风、暴雨灾害常发的特点,提出了《深圳市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征求意见稿)》,在局门户网站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当日,市应急管理局在局门户网站正式发布《建议清单》,倡议社区居民在家里储备简易的应急物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更好守护人身财产安全,建议深圳市家庭储备哨子、手电筒、雨衣、饼干等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物资,储备用于自救互救的常用药品、急救用品,还建议储备呼吸面罩、灭火器等应对火灾的应急物资。《建议清单》中所列的应急物品,均可在商场、超市或网上购买。
深圳地处亚热带和热带过渡地区,具有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多发,灾害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台风、暴雨灾害呈现出极端气候事件频次增加、损失加剧、灾害连锁反应、多灾并发等特点,灾害防御形势日趋严峻,2018年强台风“山竹”袭击我市,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据历史资料统计,平均每年影响深圳的台风有3-4个,1952至2020年间登陆深圳的台风达15个,其中风力12级以上的台风达5个;影响深圳且风力达12级以上的台风有10个。2020年我市共记录到14场暴雨,期间有4个台风进入深圳防御区内,台风“海高斯”给深圳带来大暴雨。截至10月20日,我市平均雨量1487.8毫米,市三防指挥部全年共启动防汛应急响应28次。
市减灾办、市应急管理局呼吁全体市民,关注身边的自然灾害风险,强化防灾减灾意识,从我做起,为深圳打造全国安全示范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标识码:440300008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