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推荐

热点关注

政策推送

繁体
市应急管理局关于2021年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情况报告
来源 :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信息提供日期 :2021-12-02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2021年,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选联任工委)和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督查室)的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人大建议办理工作相关规定和要求,加大办理力度,强化责任落实,及时高效完成各项办理任务。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总体办理情况

  2020年六届人大八次会议闭会期间至2021年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期间,我局受理的人大代表建议共6件。其中主办1件,为刘鸣宇、张莎等8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在减灾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加强打通应急指挥最后一公里的建议》(建议第20210190号);汇办5件,内容涵盖应急救护、氢能源等领域。我局受理的代表建议均已按时限要求完成答复工作,其中主办建议获人大代表满意反馈,满意率100%。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处室、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统筹协调全局建议办理工作,各部门按工作分工做好相应建议案的办理工作;二是落实“一把手”责任制。由局党委书记、局长马鸿雁领办刘鸣宇、张莎等8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在减灾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加强打通应急指挥最后一公里的建议》(建议第20210190号);三是制定方案,明细办理流程。组织制定《市应急管理局2021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处室、办理程序、时限要求等,配套印发指引文件,特别强调承办处室的分管局领导要亲自组织,承办处室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

  (二)统筹协调,提升办理成效

  一是建立前置预办工作机制。在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分办工作开始后,我局立即制定任务分解表,动员各部门业务骨干,对预交办至我局的建议进行分析研判,坚持“不缺位、不错位”的工作原则,一方面增强担当意识、杜绝推诿扯皮;另一方面对于确实不属于我局职能范围内的建议,提供条理清晰、理由充分的反馈意见供市人大选联任工委参考;二是完善内部分工协调机制。在完成签收后,将确定受理的建议分解到各处室、中心,明确主协办责任,并要求各处室、中心依职能办理;对于应当解决且有条件解决的立即解决,对受客观因素影响或不具备条件一时难以解决的,如实说明情况,争取取得理解和支持,力求建议100%办结、100%满意。

  (三)真诚沟通,密切联系代表

  1.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调研视察应急管理工作。5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率队视察我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安全发展情况;6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裴蕾带领社会建设工委一行赴我局开展工作调研,重点听取我局关于应急管理总体情况、立法进展情况汇报;9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主持召开《深圳经济特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立法座谈会,听取我市“1+4”应急管理地方立法体系、《条例》立法进程、立法意义、立法思路、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设置等内容;9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同志带队视察我市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情况,并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多次肯定我局在城市安全发展方面做的大量工作,并对推进城市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法规体系、构建群防群治的城市安全格局等方面提出了殷切期盼。参加调研的人大代表也对我局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将继续支持我局各项工作的开展。

  2.高质量完成我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安全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我局按照市人大常委会要求,起草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安全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并在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作专题汇报。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了市政府及应急管理等部门在推动城市安全发展方面的工作,并就强化城市安全源头治理、完善城市安全防控机制、提升城市安全监管效能、加强城市安全保障能力提出意见和建议。

  3.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代表专业小组调研全国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7月15日,市人大常委会社工委副主任蒋勇同志带队,调研龙华区防灾减灾工作,为全国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提出了大量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7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邀请我局参加市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代表专业小组会议。会上,杨金山副局长汇报了推进全国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以及《关于在减灾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加强打通应急指挥最后一公里的建议》(建议第20210190号)办理情况,参加会议的人大代表对我局工作在予以了充分肯定。

  4.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巨灾保险经纪服务供应商评选会、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等活动。5月9日,我局邀请了杨勤、张静平、胡春华和胡桂梁四位人大代表参加我市2021年度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活动,并参观调研自救互救演练、应急救援特种设备展、防灾减灾科技展示区等,活动效果受到代表的充分肯定;8月27日,我局组织2021年度巨灾保险经纪服务供应商评选会,邀请了人大代表刘鸣宇作为专家参与评选活动,大大促进了代表对我局工作的深入了解。

  5.组织召开“一把手”与代表委员见面会。8月26日上午,我局召开“一把手”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见面沟通座谈会,马鸿雁局长与杨金山、阳杰副局长以及相关处室、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邀请了刘鸣宇、黄险峰等6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市人大选联任工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上,我局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人大选联任工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满意”评价。

  三、典型案例

  通过主办第20210190号建议,有力推进我市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全覆盖。刘鸣宇、张莎等8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在减灾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加强打通应急指挥最后一公里的建议》(第20210190号),我局作为主办单位,由马鸿雁局长领办。经认真研究、深入调研,并积极与市气象局、消防救援支队等汇办单位沟通协调,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提出打造深圳标准的减灾社区的创新工作思路,要求深圳标准高于国家标准,进一步提升社区的防灾减灾能力,让老百姓有更强的安全感。2021年4月市减灾办、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气象局联合印发《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实施方案》,提出“滚动发展、迭代升级”持续创建模式,用3年(2021年-2023年)时间,以35%、35%、30%的速度,逐步推进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全覆盖。二是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现场培训和视频授课等形式大力开展业务培训,编制《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指南》打造防灾减灾社区的深圳标准,利用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结合主流媒体宣传推广,营造社会共同参与减灾社区创建的良好氛围。三是研究启动深圳综合减灾社区创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指导社区开展减灾社区自评自查,持续推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打造“深圳应急一键通”移动客户端,保障防灾减灾救灾有关信息传递效率。四是从“防管控应”四个维度构建“一库四平台”信息化体系,依托全市“1+11+N”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体系建设,分别打造宣传教育平台、监管执法平台、监测预警平台和联合指挥平台,赋能城市安全发展全生命周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人大代表建议凝聚着代表们的心血和智慧,集中反映了群众的呼声和期盼。我局将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机制,全面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真诚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要求,推动我局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高标准完成代表建议办理,促进工作成果转化

  我局将进一步完善办理机制,提高办理时效和实效,将代表建议作为业务工作的重要指引,切实将代表建议转化为工作成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持续跟踪落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回头看

  对一些落实工作难度较大的建议,将继续做好办理工作“回头看”,跟踪落实,并及时将落实工作情况反馈人大代表。

  (三)加强同代表联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

  我局将继续贯彻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同人大代表工作联系的主动性,推动加深人大代表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和了解,为提升全社会应急能力奠定基础。

  五、问题和建议

  (一)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培训指导

  为确保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延续性,提高经办人员的业务水平,建议:一是以市人大选联任工委名义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培训,讲解相关规定、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等;二是印发官方版本的代表建议办理流程指引,便于各单位内部进行工作衔接。

  (二)加强各单位代表建议相关工作联系

  各市直部门每年代表建议工作量差异较大,市直部门之间办理代表建议的工作经验积累存在差距。建议由市人大选联任工委牵头,向我局传授方式方法,帮助提升我局代表建议办理水平。

  专此报告。

  附件:1.采纳代表建议并转化成实际工作情况一览表

  2.B类答复后续答复情况一览表

  3.承诺事项发生变化告知情况一览表

  4.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证明材料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2021年9月30日

相关链接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标识码:4403000081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3002号

粤ICP备19041158号-1

网站支持IPv6

联系方式:

举报投诉热线(邮箱): 12350;12350yjjb@sz.gov.cn
机关纪委监督举报电话(邮箱): 0755-88100363;yjjrsc@sz.gov.cn
咨询及事故接报应急热线: 0755-83071111
考核发证查询电话: 0755-23481891
深圳市福田区福中路市民中心C区5楼
政务邮箱: yjglj@sz.gov.cn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