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推荐

热点关注

政策推送

繁体
你了解你身边的“核”吗?
来源 :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信息提供日期 :2020-03-16

  许多人都会谈“核”色变,认为只要有核辐射就意味着危险。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周围可能出现核辐射源吗?医学用的核磁检查对身体有害吗?核电站周围的居民是不是时刻处于危险中?还有“核”除了用于原子弹、氢弹、能发电以外,还能做什么呢?核技术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说起“核辐射”,许多人都会谈“核”色变,认为只要有核辐射就意味着危险。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周围可能出现核辐射源吗?医学用的核磁检查对身体有害吗?核电站周围的居民是不是时刻处于危险中?还有“核”除了用于原子弹、氢弹、能发电以外,还能做什么呢?核技术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无处不在的“核”

  人每时每刻都受到各种辐射照射,但不意味着生活在危险之中。辐射就是从发射体发出的射线,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两类。核辐射即放射性元素产生的辐射。其实,生活在地球上,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受到天然存在的各种电离辐射的照射,包括来自于食物、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身体内存在的放射性核素等天然本底辐射和来自于夜光表、乘飞机、做X光检查、吸烟、看电视等的额外辐射。

  虽然身边的辐射很多,但这不意味着公众生活在危险之中。公众所受辐射80%以上来自于大自然,如果没有辐射,生物将无法生存。中国工程院胡思得院士说:“只要将核辐射的剂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

  那么,多少剂量的辐射是没有危险的呢?描述辐射防护剂量学的国际标准单位叫“西弗”。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通常使用的单位是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根据“‘核’你在一起”核科普宣传展板数据,当短时辐射量低于250毫西弗时,对人体没有危害,这也是人一年可承受的最大辐射量。

  人们做一次胸部X射线断层透视、CT检查的辐射剂量是6.9毫西弗。“虽然辐射剂量不是很大,但是并不意味着人可以经常做这些检查,医学方面有着严格规定。”胡思得院士说。

  日常生活中接收到的发射性辐射对人体并不会造成伤害,我们大可不必过分担忧。但是,具有某些特定用途的辐射源的辐射强度较大,比如用于γ探伤、放射治疗和辐射加工等的放射性深度较高的放射源就被称为辐射源,的确对人体健康有伤害性,应该尽量避免。如果遇到工作场所或包装容器上有“当心电离辐射”的标志时,要尽可能地避开。

  “我们生活中一般接触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辐射源,但要远离不必要的辐射,防止和减少辐射源对人体的伤害。”胡思得院士解释说,防护手段有三种:一是距离防护,越远离越好;二是屏蔽防护,用混凝土、铁或铅做成屏蔽体遮挡射线;三是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接触时间,最好三种手段结合使用。

  来源:中国核学会

相关链接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标识码:4403000081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3002号

粤ICP备19041158号-1

网站支持IPv6

联系方式:

举报投诉热线(邮箱): 12350;12350yjjb@sz.gov.cn
机关纪委监督举报电话(邮箱): 0755-88100363;yjjrsc@sz.gov.cn
咨询及事故接报应急热线: 0755-83071111
考核发证查询电话: 0755-23481891
深圳市福田区福中路市民中心C区5楼
政务邮箱: yjglj@sz.gov.cn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