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应急〔2020〕194号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今年以来,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选联任工委)和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督查室)的指导下,我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办理时效,主动接受代表监督,全力推动建议转化,2020年主、汇办的市人大代表建议均按期办结,主办建议满意率100%。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20年,我局受理的人大代表建议共10件。其中主办2件,分别为黄天宇代表提出的《关于胸怀大局、服务大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应急管理工作新机制的建议》(第20200530号),黄翔、韩春莲、蓝志刚、郭曙光等33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深莞跨区域应急合作的建议》(第20200404号);汇办8件,内容涵盖隐患治理和监管、优化营商环境以及专业领域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等领域。我局受理的代表建议均已按时限要求完成答复工作,其中,2件主办建议均获人大代表满意反馈,满意率100%。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工作力量。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处室、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在30余位骨干力量被抽调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下,依然确保了各承办处室均有专人办理;二是不折不扣落实“一把手”责任制。王延奎局长领办由黄天宇代表提出的《关于胸怀大局、服务大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应急管理工作新机制的建议》(第20200530号);三是建立责任明确、流程清晰的工作机制。组织制定《市应急管理局2020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处室、办理程序、时限要求等,配套印发指引文件,特别强调承办处室的分管局领导要亲自组织,承办处室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
(二)大力协调,提升办理成效
一是建立前置预办工作机制。在市六届人大八次会议代表建议分办工作开始后,我局立即制定任务分解表,动员各部门业务骨干,对预交办至我局的建议进行分析研判,坚持“不缺位、不错位”的工作原则,一方面增强担当意识、杜绝推诿扯皮;另一方面对于确实不属于我局职能范围内的建议,提供条理清晰严谨、理由充分的反馈意见供市人大选联任工委参考;二是完善内部分工协调机制。在建议签收阶段结束后,将确定受理的建议分解到各处室、中心,明确主协办,并要求结合各自职能办理;对于应解决又有条件解决的立即解决,对受客观因素影响或不具备条件一时难以解决的,如实说明情况,争取取得理解和支持,力求建议100%办结、100%满意。
(三)真诚沟通,密切联系代表
1.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应急管理工作。8月12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率市人大代表到我局调研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实地调研了深圳市现代安全实景模拟教育基地、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应急管理监测预警中心),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会上,骆文智同志对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推进应急管理立法等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参加调研座谈会的人大代表也对我局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将继续支持我局各项工作的开展。
2.组织召开“一把手”同代表委员见面会。6月4日下午,我局召开“一把手”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见面沟通座谈会,王延奎局长与阳杰、郑雪峰副局长以及相关处室、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参加,邀请了黄翔、韩春莲等4位人大代表,以及市政协办公厅、市政府督查室、龙岗区政协提案委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上,我局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一致“满意”评价肯定。
3.邀请人大代表观摩“三防”演练、参加森防巡山等活动。9月17日上午,我局组织开展“三防”实战演练,模拟深圳市遭受超强台风影响,开展险情灾情处置,共调集救援队伍30余支、人员1000余人,邀请了叶青、钟丽梅等4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观摩。9月17日下午,我局邀请了黄翔、蓝志刚两位人大代表到福田区梅林山公园调研园区值班值守、森林消防宣传、防灭火设施设备等森林防灭火工作,活动效果受到代表的充分肯定,大大促进了代表对我局工作的深入了解。
4.认真完成市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和代表小组调研报告反馈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市政府办公厅转送了市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和代表小组提交的调研报告,其中选联任工委代表专业小组提交的《关于全面构建我市减灾救灾防御体系的调研报告》由我局牵头办理。我局高度重视,杨金山副局长牵头负责,综合防灾减灾处组织办理,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调研,与调研报告主要起草代表进行交流座谈,积极同配合单位沟通交流、听取意见,从体制机制建设、政策体系建设、灾害风险评估、防灾工程建设和鼓励社会参与等五个方面完成反馈报告报市人大常委会。
5.高质量完成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我局按照市人大常委会要求,起草了《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专项工作报告》,并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作专题汇报。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了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并就进一步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意见建议。
三、典型案例
(一)建立区域应急管理协作机制
黄天宇代表提出的《关于胸怀大局、服务大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应急管理工作新机制的建议》(第20200530号),由王延奎局长领办。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我局立即组织力量开展分析研究,对粤港澳大湾区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形成了初步认识。通过向市委大湾区办,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光明区、坪山区人民政府和大鹏新区管委会等汇办单位深入征求意见,并结合省、市的工作部署,推动建立区域应急管理协作新机制,实现成果转化。主要包括:一是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2020年4月2日,龙岗区应急管理局与东莞市应急管理局凤岗分局签署了《深圳市龙岗区应急管理局和东莞市应急管理局凤岗分局应急管理合作框架协议》;二是建立应急管理信息沟通制度。深莞惠卫健部门定期编撰《深莞惠疾病防控信息简报》,共同思考和探索疾控事业的发展,坚持以月报、年报、专题报告等方式进行传染病信息交流共享。深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已与东莞、惠州等邻近市局指挥中心建立了快速协作机制,成立专项工作组(处警席),实行24小时对讲机值守;三是推动应急资源共建共享。进一步完善深莞惠汕河应急物资、救援队伍、应急管理专家共享渠道,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根据事发地的需求,合作方在救援物资装备、救援队伍、应急管理专家等方面快速给予支援。探索推动与香港建立应急资源互相调配通关管理和检疫合作机制,实现应急资源快速调配。
(二)推动开展区域应急管理演练
黄翔、马新礼、韩春莲等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深莞跨区域应急合作的建议》(第20200404号),经我局认真研究办理,并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宝安区、龙岗区、光明区等汇办单位开展调研交流,有效推进了以下工作:一是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合作机制。围绕防御台风、特大火灾、森林灭火、抗震救灾、水域搜救、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开展“深莞惠河汕五地”和“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应急演练,提高跨区域应急救援协同能力。深莞惠三市对于涉及跨行政区域的紧急突发事件,在必要时建立联合指挥部,共同处置、协同应对;二是开展综合性区域应急演练。深莞惠汕河五市轮流组织,采取实战盲演、桌面推演等方式,定期围绕防汛防台风、危险化学品、森林灭火、医疗急救、传染病防控等开展区域性应急演练;三是健全完善交流合作机制。建立深莞惠汕河应急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五市轮流召集召开,协调解决区域应急管理合作存在的问题。围绕应急管理理论研究、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应急演练、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调研座谈、专题论坛、合作培训。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人大代表建议凝聚着代表们的心血和智慧,集中反映了群众的呼声和期盼。我局将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机制,全面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真诚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要求,推动我局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高标准完成代表建议办理,转化为工作成果
我局将进一步完善办理机制,提高办理时效和实效,将代表建议作为业务工作的重要指引,切实将代表建议转化为工作成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持续跟踪B类建议,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回头看
2020年,我局有2件主办建议答复为B类,需要在下一年度继续办理并反馈人大代表。我局将按照既定工作部署,加强内部跟踪督办,确保办理质量。
(三)加强同代表联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
我局将继续贯彻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同人大代表工作联系的主动性,推动加深人大代表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和了解,为提升全社会应急能力奠定基础。
五、问题和建议
(一)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培训指导
机构改革以来,部分新组建部门内设机构、职责分工进行了调整,代表建议具体经办人员也因此有比较频繁的变动。为确保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延续性,提高经办人员的业务水平,建议:一是以市人大选联任工委名义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培训,讲解相关规定、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等;二是印发官方版本的代表建议办理流程指引,便于各单位内部进行工作交接。
(二)加强各单位代表建议相关工作联系
各市直部门每年代表建议工作量差异较大,一些市直部门因职能同民生息息相关,每年受理的代表建议会达到几十甚至过百件,而部分市直部门可能每年只受理个位数甚至没有受理代表建议,市直部门之间办理代表建议的工作经验积累相差甚远。建议由市人大选联任工委牵头,请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先进经验单位向其他市直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传授方式方法,全面提升我市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水平。
专此报告。
附件:1.采纳代表建议并转化成实际工作情况一览表
2.B类答复后续答复情况一览表
3.承诺事项发生变化告知情况一览表
4.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证明材料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2020年9月30日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标识码:440300008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