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推荐

热点关注

政策推送

繁体
权威发布|防灾避险应知应会!请看5月6日新闻发布会实录
来源 :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信息提供日期 :2023-05-06

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3年5月6日下午3:00

地点: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实录内容

  主持人吴筠(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今天的发布会主要是通报宣传活动深圳开展的情况,并且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

001_副本.jpg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杨金山先生;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二级巡视员王东先生;

  市水务局副局长黄海涛先生;

  市气象局副局长兰红平先生;

  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吴才贵先生。

  首先,有请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杨金山先生介绍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的相关情况。

  杨金山: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市防灾减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今天至12日为2023年防灾减灾宣传周,5月12日也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我们借此契机在这里举办新闻发布会,逐步展开系列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广泛参与。

  下面,我介绍一下本次宣传周的举办背景。

  深圳是一个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多发的超大型城市,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人。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护航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也是深圳市安全发展的首要前提。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要把灾害风险降到最低、灾害损失降到最少离不开广大市民的参与、理解与支持。组织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主要目的是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 人人助力”的防灾减灾良好氛围,提升市民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深圳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下面我介绍一下宣传周具体安排。

  本次2023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5月7日,也就是明天,举行防灾减灾周宣传启动仪式,现场流程包括播放防灾减灾科普视频、颁发2021年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牌匾、颁发2022年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牌匾、防灾减灾队伍展示、防灾减灾倡议领读等。

  举办防灾减灾科普集市及装备展活动,展示深圳防灾减灾领域最新科技装备,包括应急指挥车、消防救援车、直升机、无人机、救援机器人、防汛救援装备、防震减灾装备等。

  组织开展市区联动立体式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平台、门户网站、全网短信、灯光秀等方式,多形式、多渠道提升宣传覆盖面。

  开展防灾减灾专家访谈活动,邀请三防、水旱、气象、地震、森林防灭火等防灾减灾领域专家,围绕深圳自然灾害特点、历史灾害情况、防灾减灾重点工作等进行分享交流。

  制作防灾减灾场景式系列宣传视频,各区、各部门根据自身防灾工作职责和防灾减灾特色亮点制作防灾减灾场景宣传视频,形成防灾减灾宣传视频集。

  制作防灾减灾主题宣传产品,面向市民群众派发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折页,以实物为宣传载体,为市民群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举办“防灾杯”深圳防灾减灾网络知识竞赛,提高中小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普及相关安全知识,增强师生和家长在灾害中的自救和应急处置能力。

  开展“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发动灾害信息员、网格员以及重点行业领域和人员密集场所从业人员参加“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计划全年培训2万人,共同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届时,我们将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同步开展宣传活动,在全市掀起全民学习防灾减灾知识的热潮。

  借这个机会我也介绍一下近年来深圳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

  为应对台风、暴雨等各类自然灾害,为市民的生命财产保驾护航,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紧密配合、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目前我市自然灾害工程防御体系、责任人体系、指挥体系、抢险救援队伍体系等防灾减灾体系日趋完善,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协调联动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以“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知识,持续开展“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有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二是突出关键环节,持续做好灾害风险防控工作。全力开展自然灾害风险综合普查,严格控制数据质量,推进普查数据成果应用。打通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持续推动防灾减灾社区建设。出台高于全国创建标准、符合我市实际的《深圳市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指南》,创建综合减灾社区,目前全市662个社区已有579个社区达标。注重系统提升我市灾害防御短板、弱项,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9项重点工程建设,建设总进度已达87.8%。着眼全球变暖条件下极端天气频发的实际,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研究推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推进全周期灾害防御和风险治理,着力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全球安全韧性城市标杆和发展范例。

  三是健全体制机制,着力强化灾害统筹应对能力。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不断调整和规范防灾减灾系统的组织架构、职能职责、运行机制;理顺统与分、防与救职责边界,进一步优化应急指挥体系,加强军地和区域协调联动。同时,加强预案体系建设,构建形成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相衔接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系统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关注和支持,希望媒体朋友们宣传好、解读好相关发布内容,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好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扩大防灾减灾宣传周影响,帮助广大市民朋友熟悉了解身边的风险隐患,科学防灾避险。我们相信,在各位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防灾减灾宣传周定将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吴筠:感谢市应急管理局杨金山副局长的详细介绍,对深圳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作了说明。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谢谢主持人。广东台记者提问,请问兰红平副局长,当前深圳已经进入到汛期,今年汛期气象形势是怎么样的?从防灾减灾的角度来说面临哪些气候风险?我们气象部门有哪些举措来应对?

  兰红平: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近20年全球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同时受“三重”拉尼娜将向厄尔尼诺转变和未来几年可能处于强台风周期等因素影响,预计2023年全国气候年景偏差。具体到深圳,今年汛期,主要存在以下几大气候风险:一是降雨前少后多;二是暴雨集中、雷雨多发;三是台风偏多偏早偏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的反常性、突发性、极端性日益凸显,且受“三重”拉尼娜将向厄尔尼诺转变影响,大气环流不确定性加大,深圳市气象局将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滚动订正预测。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竭尽全力做好极端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作为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任务。为防范气象灾害风险,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深化“31631”预警预报服务模式,提前3天给出台风、暴雨等重大天气过程风雨预测、风险预估、预警信号发布节奏,提前1天预报精细到区的风雨落区、具体量级和重点影响时段,提前6小时定位高风险区,提前 3 小时发布分区预警和分区风险提示,滚动更新落区、过程雨量、最大雨强、最大风速等风情雨情信息。提前1小时发布精细到街道的定量预报。二是提高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水平和极端天气情况下发布全覆盖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构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通过“气象部门自己发、其他部门同步转、社会媒体协同播”的传播链条,开展暴雨灾害防御全社会防灾总动员,让市民收得到、看得懂、懂防御。三是推出8个“行业+气象”场景化服务,将契合行业需求的气象服务产品嵌入城市运行管理指挥系统,建立气象灾害联动机制,开展专业观测等方式,实现气象服务深度融入城市安全运行。四是推进气象防灾治理“入格”。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构建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闭环管控机制,提升气象灾害网格化治理能力。

  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提问,请问杨局,您刚才提到,深圳市已创新建立“应急第一响应人”队伍,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工作开展情况?下一步有什么工作计划?

  杨金山: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首先我先介绍深圳市“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应急第一响应人”是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之前先到达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现场,开展现场疏导、自救互救、信息收集上报等初期就近应急处置工作的志愿者,是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的重要辅助力量。2022年经市人大票决,纳入深圳市2022年度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防灾减灾基础知识、应急避难与现场疏散、突发事件信息收集与上报、事故基础知识及应对、消防安全与火灾应对、灾后初期搜索与营救、应急救护等7大板块,主要注重提高学员对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总共采取了32个学时,线上16个学时,线下12个学时,还有4个学时用来考核。通过考核后,才能获得“应急第一响应人”证书。通过开展“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也是持续提高广大市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实现四个第一:“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响应、第一救援”的应急处置效果,也是共同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2022年,线上报名参加培训的总共有77万人,线上通过考核的有1.9万人,线下最终通过考核的达到10538名“应急第一响应人”,主要覆盖全市住宅小区、大型商场、农贸市场、高层建筑、学校等重点场所。按照工作计划,2023年深圳市将培训考核不少于2万名“应急第一响应人”,逐步提高“应急第一响应人”的分布密度。到2025年,全市将累计培训考核不少于10万名“应急第一响应人”,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各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场所以及街道、社区的“应急第一响应人”网络体系,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应急第一响应人”学员选拔,目前还是采取按名额分配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推选机制,首先在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场所全覆盖的基础上,我们将会通过适当方式接受社会公众自愿报名参加培训。具体报名方式,将会在深圳市应急管理局门户网站上公开发布,敬请大家关注,同时欢迎广大市民朋友积极报名参加培训。

  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凤凰网记者提问,请问王局,作为地质灾害主管部门,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市规自局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可否就地质灾害防范向市民群众做一些提醒?

  王东: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我首先介绍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本情况,目前我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520个,已消除大型或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的7个中型隐患点已全部纳入工程治理计划开展整治。513个小型隐患点或纳入自动化监测系统、或纳入群测群防体系开展监测,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确保安全度汛,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面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共消除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59个,其中深汕特别合作区的2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通过省级验收并核销,从而实现全市没有大型及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完成全市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进一步摸清了地质灾害分布范围,为汛期防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是持续提升地质灾害预防能力。我局在汛前会同辖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对辖区隐患点开展全面巡查排查,重点对人员密集区域和交通干道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排查,全面系统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各区对影响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的边坡、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开展专业监测;汛期会同市气象局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预警信息将通过电视台、公众号、短信发送至各个隐患点防灾责任人,为汛期防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各类地质灾害宣传39场,对全市各部门和基层防灾工作人员开展了24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业务培训,受训人员超过5000人。

  三是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当前已进入汛期,我们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好各项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严格落实临灾避险的各项要求,从细从严从实做好“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三查工作,及时会商研判、调度部署防御工作,积极开展灾情险情排查与处置,加强应急抢险技术支撑,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

  汛期来临,降雨也逐渐增多,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情况,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这里也提醒广大市民,暴雨或者连续阴雨天后不要进入山区沟谷。暴雨后或者长时间降雨之后一定要远离滑坡多发区域。一旦发现滑坡前兆,应立即向两侧撤离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及时拨打12350向政府部门报告。

  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深圳晚报记者提问,请问吴才贵副支队长,市消防救援支队作为“全灾种、大应急”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国家队、主力军,立足“防灾减灾救灾”任务需求,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吴才贵: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今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深圳消防救援队伍努力的方向,围绕这个目标方向,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打造5分钟消防救援圈。“5分钟消防救援圈”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新时代深圳市消防救援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深圳消防加快推进有人员、有装备、有战斗力的小型消防站建设,作为应对处置全市常规类火灾扑救和灾害事故处置的前置力量,辐射带动辖区企事业单位志愿消防队伍的能力提升。截至目前,共建成小型站424座,全部纳入消防支队统一管理 ,实现了统一接警、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充分发挥小型站灭火救援、隐患排查,消防宣传和服务群众的一专多能优势,进一步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破解消防快速应急救援瓶颈性难题,提升城市消防安全环境。

  二是聚焦警情快速响应,推动智能接处警系统升级。我们完成了智能接处警系统升级,实现了报警定位辅助、智能调派分析、可视化作战指挥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大大提升了接警调派的时效。

  三是聚焦队伍建设定位,优化力量布防体系。我们按照做强“国家队”、规范“专职队”、升级“小型站”的思路,对全市执勤布防和人员实力进行了统一调整,以中心站辐射整个战区,实行分级调派、统一指挥,构建区域中心站主战攻坚、小型站协同配合的作战指挥模式,各级队伍齐装满员,规范运行。结合辖区灾害事故特点对全市车辆装备进行了科学调配,消防站“3+2+N”车辆编配和功能单元调派模式在全市运行。同时我们根据地形建立东、中、西三大片区指挥部,实现指挥力量快速响应、快速到达。

  四是聚焦专业化能力提升,构建“鹏消”专业队伍。作为应对处置全市重特大灾害事故,综合性突发事件的攻坚力量,针对深圳高层多,地下空间多、沿海水域多、大型综合体多的特点,我们配齐配强专业救援力量,承担了省、市两级“高低大化”、轨道交通、核生化、地震、水域、山岳(高空)等专业队建设任务。分批开展地震灾害、水域救援、化工事故、核应急事故、新能源产业等10余类专业技术实训,全市3914名指战员分别取得涵盖各领域的专业资质认证,专业救援技术队伍人数位居全国前列。举办省级、市级两级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和技术交流赛共10余次,构建起实验、实训、实战有机结合的全市攻坚专业力量体系。

  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湾区之声记者提问。目前,深圳已经进入汛期,请问黄局,市水务局在内涝防治上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广大市民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项?

  黄海涛:谢谢您的提问。正如刚才兰局所说,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趋多趋强,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防灾减灾形势严峻。市水务局一直致力于系统解决城市洪涝问题,在2021年我们印发实施《深圳市城市内涝治理五年实施方案(2021-2025)》,全面推进河道综合整治、生态海堤建设、水闸、泵站新改扩建,常态化开展防洪排涝设施隐患排查整治,确保行洪排水畅通。同时,持续开展积水内涝点动态整治,2016年至今通过工程和管理综合措施消除积水内涝点545个,重点完成福田区香梅路片区内涝整治工程、宝安区石龙仔片区内涝系统治理工程等,解决了一批对市民出行影响较大、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积水内涝问题。下一步,市水务局将加快推进全市洪涝风险图的成果运用,进一步完善水情预警、预报的发布,在“精、准、快”上下功夫,为水务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实时调度、抢险布控等防汛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提高防汛应急管理智慧化水平;同时,强化积水内涝联防联控,大力推进18处重点积水内涝点整治攻坚,定期开展“回头看”,防止经整治的内涝点发生复涝。

  进入汛期,请市民朋友们要提高警惕,留意气象、水务部门的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准备。我们倡导大家做好五个警惕,不涉险,会避险。一是警惕盲目探险。雨季尽量不要前往峡谷、山沟等旅游景区点。谨慎前往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郊野公园,更不要参加未开发线路的徒步探险活动。二是警惕涉水。在外游玩时,要留意江河水库等水体周边涉水警示标志,家长朋友们要特别看护好孩子防止私自下水游泳。降雨期间,尽量不要靠近河道岸坡等地段,谨防跌落水中。三是警惕异常细节。河水、井水的突然上涨,山体或地面裂缝,岩体掉落的石块,沙石声响等都可能是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前兆,请务必小心。四是警惕“慌不择路”。在遭遇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和崩塌等危险时,应迅速向两侧高处跑。遇到洪水千万不要贸然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五是警惕盲目抢救财物、施救他人。汽车涉水遇险,要及时撤离涉水车辆,确保生命安全。非专业救援人员,切记勿盲目营救遇险人员,若情况紧急,也要保障自身安全,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救援。

  谢谢! 

  吴筠:感谢市水务局黄海涛副局长答问,也感谢总台大湾区之声记者提问。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防灾减灾是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城市,人口密度大,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水平面临挑战,同时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方面也负有先行探索的使命和任务。今天的发布会从气象、地质、河汛和消防等方面,都是关乎城市灾害防范避险的各个领域,都是和城市生活息息相关。这其中,既是城市的治理、管理,也是市民的共识、共建;我们从中既要了解到城市科学治理的所需、所为,也要熟习市民、公众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的应知应会。总之,发展和安全是城市美好生活的两翼,5.12是全国防灾减灾日,深圳也准备了很多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请各位媒体朋友、广大市民朋友多关注、多参与到这个工作当中来,大家一起做城市安全的“明白人”,共同创造美好城市、共建共享品质生活。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发布会图文实录将在深圳发布和深圳政府在线上发布,同时,在读特、壹深圳、i深圳等媒体平台上也会有发布以及视频的回放,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相关链接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深圳市应急管理局

标识码:4403000081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3002号

粤ICP备19041158号-1

网站支持IPv6

联系方式:

举报投诉热线(邮箱): 12350;12350yjjb@sz.gov.cn
事故接报电话: 0755-88100100
咨询电话: 0755-88101175
考核发证查询电话: 0755-23481891
深圳市福田区福中路市民中心C区5楼
政务邮箱: yjglj@sz.gov.cn
站长统计